越來越多人講究料理美學,從食材的選擇到食器的擺設,也成為了在IG上打卡展現的一種新顯學。尤其是原木食器因為自然的質樸氣息,因而將料理襯托出不一樣的格調。 原木食器,讓「美味」不再單指味覺美學,而是利用不同材質的食器將料理襯托出不同美感。在享用美味的同時還能時時刻刻享受那份擁抱自然的奇妙而又美好的體驗,為踏實的一日三餐賦予儀式感。 ㊍㊍㊍㊍㊍ ✲ 【大器沈穩】綠檀實木麵包盤…
越來越多人講究料理美學,從食材的選擇到食器的擺設,也成為了在IG上打卡展現的一種新顯學。尤其是原木食器因為自然的質樸氣息,因而將料理襯托出不一樣的格調。 原木食器,讓「美味」不再單指味覺美學,而是利用不同材質的食器將料理襯托出不同美感。在享用美味的同時還能時時刻刻享受那份擁抱自然的奇妙而又美好的體驗,為踏實的一日三餐賦予儀式感。 ㊍㊍㊍㊍㊍ ✲ 【大器沈穩】綠檀實木麵包盤…
森林裡有著各式清新的味道,雨露、草芬、樹香,伴隨著四季而有著微妙且明顯地變化,常見的如樟樹、檜木,還有胡椒木、檸檬桉與馬告等。尤以檜木最令人著迷,如此幸運,世界品種中就有兩種在台灣雲霧中屹立著,在千年茁壯後不斷的散發清新的芬芳。 台灣在地品牌『不差店』早前老家整修時,清出了許多的陳年檜木,不捨其完好且香氛,於是以另一種更貼近生活的方式,投入純手做慢工細活的感情,刻出心目中最理想的食器,讓這些承載了千年自然與人文的檜木,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裡。 在漸寒的冬季,以溫潤的木質取代冰冷的不銹鋼,從視覺上的暖意開始,到圓潤厚實的手感,飲食中飄逸著淡淡檜木香,無塗層的樸實,在安心自然的氛圍下將美食下肚,而打了一個滿懷幸福感地飽嗝。…
在秋末冬初的交界,日夜溫差大,早上六、七點是氣溫最低的時候,家中長輩起床時要注意保暖,先在床邊坐一下,或做個簡單的手腳伸展,慢慢適應漸漸降低的氣溫,稍微練習一下,接下來就可以更從容的面對冬季囉! 起床後,用木製的餐具吃早餐吧!木質餐具手感較為舒適溫潤,沒有金屬的硬質與冷僻感,無論吃粥配小菜、豆漿配油條、抑或是像台南一樣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除了食物本身的溫熱,還有來自天然木頭的樸實細緻,讓內心充滿純粹的享受。 LINKIFE木質系列鐵杉木餐碗…